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关注 > 三农 >

从衣食住行用 看河曲老区的发展变化

2019-07-29 09:36 红色山西网

我出生于1929年,1948年3月入党,1948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离休。我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生长于河曲,长期工作、生活在河曲,对河曲70年来的发展变化了解较多。

 

从衣食住行用

看河曲老区的发展变化

□河曲县离休干部 / 杜福保

 

河曲县是晋西北的一个山区小县,是全省老区重点县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全县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荒山秃岭、干燥少雨、十年九旱。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着“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民谣,成为河曲历史的真实写照。

旧社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兵荒马乱、暗无天日,多数贫苦百姓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填饱肚子是人们终日劳作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老区建设和“三农”,关注民生,加大对山区的扶持力度。河曲县域经济更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老区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侧重从河曲老百姓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发展变化讲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我的记忆中,建国前农村人穿的都是粗布衣。穿破了补一补继续穿,一件衣服由新到旧,缝了又缝,补丁摞补丁。就像人们常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般人全年就那么一身衣服,冬天是棉的,春天掏去棉花就变成夹的,夏天撕去里子就又变成单的。那时的衣服都是晚上洗,第二天干了穿,“老虎下山一张皮”。那会儿的人,什么背心儿、裤衩呀、衬衣、衬裤等一样也没有,不少人是有鞋没袜光脚板。

建国初期到50年代末,普通老百姓都是消费自纺自织的土布为主,而且都是自己用手工缝制,能买得起成衣的很少。

1954年秋,国家实行棉布统购统销。这一政策实行后农民生产下的棉花由国家统一收购,城乡居民穿用的棉花由国家发证供应。布票50年代中后期每人每年发放一丈二尺,一丈八尺。到60年代,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发放的布票减到2尺、4尺。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学校师生、城乡居民都是凭票到商业、供销部门买布。棉花,凭购棉证购买絮棉,每人每年供给一斤二两絮棉。

新中国的布票,于1954年9月9日国务院政务会议通过发布的《棉布计划供应》时期,发行到1984年底,全国终止使用,使用布票前后经历了30年有余。

随着改革开放,布票的消失,人们的穿着逐渐走进讲品牌、讲款式、讲流行的新时代。衣饰再不是遮风挡雨避寒的单一功能。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解放前,很多贫苦百姓都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穷苦农民翻了身,人们幸福的多了。但生活水平还很低,长年是粗茶淡饭就腌菜,早上稀粥拌炒面,中午窝窝头,晚上糠糊糊菜稀粥。有剩下的旧饭热煮的吃一点,能填饱肚子就行。

上世纪50年代,普通老百姓平时能吃一顿糜米捞饭豆腐菜就算改善生活了。生日满月,过时过节,能吃一顿油糕粉汤就感到不错了。通年很少吃肉,只有过大年时才能吃一两次肉和白面饺子。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河曲县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发展。但粮食问题还没有完全过关,合作化时期,农村人口一年所分得粮食是360斤粗粮,城市居民吃粮实行定量供应。成人,每人每月根据不同工种分别为36斤、28斤、24斤。外出就餐或购买食品必须凭票才能买到。当时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粮票、布票、棉票、油票、肉票、豆腐票,处处凭票。到外省出差必须有全国的通用粮票,国家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96年粮食放开搞活后才自行消失。历时40多年。

现在是吃白面、大米家常便饭,粗粮细粮,荤素搭配。


 

说到住房变化更为明显。昔日的泥坯房,就崖崖打个土窑洞或是用砖、石头圈的窑洞土屋已渐渐被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小二楼所取代。在城镇建有80~140平米高层楼房的户越来越多。楼内卧房、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洗浴室功能齐全。过去是土打地、砖铺的,现在是各式各样的瓷砖或者木地板。建国初期给人们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好多人认为那是说游话,现在已不是梦想,已经变成事实。如今随意到农户家中,墙上空调挂,网线进万家,鱼在缸中游,花在屋中开,真是身住新房,心有绿洲。

 

 

河曲地处偏远山区,历来交通闭塞。建国前,河曲县就根本没有公路,运送货物全靠畜驮和人的肩挑,人们外出远行全靠两条腿步走。那时革命干部很能吃苦耐劳。解放初期,县领导同志外出开会、下乡,全靠两条腿步走,手里还柱根大长棍,走累了歇一阵再走。到了50年代后期,县委县政府才开始养起骡子,书记、县长外出开会、下乡骑骡子行走。(当时的县委书记薛占祥、县长丁尚智用此种行法就有多年。)1956年前,河曲县还没有修通公路,全县连汽车的影踪都没有。1957年10月24日,河曲县手工业局从外地购回“解放牌”汽车两辆,为河曲县经营汽车之始。1958年下半年,河曲县委买回“帆布篷的212”吉普车一辆,书记、县长公用,谁出门谁用。部局级机关单位根本没有车,外出开会、下乡都的靠步走,还得背行李。如1950年春,刘毅和我(当时刘毅任团县委书记,我任河曲县五区团委书记。)去省城太原参加山西省第一届第一次团代表大会,就是靠两条腿,从河曲县走到太原,又从太原返回河曲,往返一千多华里路。

上世纪70年代初,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当时公路路窄,路面的泥土凹凸不平,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从1990年开始,倡导“要想富,先修路。”于是乡村之间修筑了简易公路。进入21世纪各自然村都对乡村公路进行了硬化,村内大街小巷都是硬化的水泥路。村民们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出行旅游的交通工具上天有飞机,入地有地铁,下海游轮渡,求快高铁行。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在都已变成现实。

 

 

建国前,谁家有留声机(当时人们都叫“洋戏匣子”)就稀罕是不得了,到了五十年代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的户,人们都很羡慕。有一台收音机、照相机简直是富有的标志。70年代中期电视机还没进入河曲个户的家中。1975年县交电公司购进“长城牌”十四寸黑白电视机一台,此时为进入河曲县最早的电视机。而如今彩色液晶大电视并安装了“闭路”,电冰箱、洗衣机、甩干机、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高压锅、落地空调、家用电脑、电淋浴、汽车等新的消费品逐步进入城乡居民家中。在百姓家中除有固定电话外,多数人手机不离手,随意发短信、拍摄、看唱、看跳功能齐全。就连念书的小学生都拿着手机,相互联系十分方便。这些发展变化人们想都不敢想,如今变成了现实。

 

回顾过去,看看现在,令人十分鼓舞。河曲县自建国以来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改革开放,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山西老区开发》编发)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