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使命担当 促进产业发展
平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助促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汇报
平遥县老促会自1995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践行老区革命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暮年壮心、老当益壮,主动找事、扎实干事,怀着对党的忠心、对老区的热心、对老区人民的真心,尽力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为老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最重要的是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改“输血”为“造血”,帮助老区群众提高收入致富,振兴老区现代化建设。平遥县老区乡、村大都处在黄土丘陵及高寒山区。严重缺水,耕作条件差,但较适宜中药材生长。平遥县老促会经过多方调研考察,把中药材种植项目做为促进老区农民调产增收的重要抓手与重点工程。从2007年开始“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持续地狠抓了十几年。在平遥人们都知道老促会抓中药材,说“种药材就找老促会”。
抓调研 确立思路
我们在朱坑乡调研时无意中发现了种植中药材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适宜在各类贫瘠土壤中种植。如朱坑乡东崖窑药农宋居华种的中药材黄芩与柴胡,在大旱之年每亩每年可收入1700元。而同类地里的玉米因干旱基本绝收。
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平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的调查报告,从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基地典型不突出、种植技术不规范、加工环节没龙头、营销网络不健全、社会服务不到位”五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应着重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市场销售网络”四个方面的建议与对策,并起草了《平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时任县委书记、县长李非忠看了材料,批示有关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老促会老同志的劳动成果,认真研究老同志的调查材料,落实有力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抓培训 提高质量
为把这一产业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抓出品牌,我们首先从技术培训抓起。2007年春老促会特邀山西农大药用植物专家、教授赵晓明及河北省安国市技术员在朱坑乡进行技术培训。全县又召开了各乡镇主要领导及农民科技骨干、重点药农300余人参加的培训会。会后我们携带大会录音带及药材品种介绍、种植、管理等方面的资料1500余份,分赴7个老区乡镇、组织群众进行具体细化培训,传授当地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的种植管理技术。真正把科技信息送到了乡村,送到了种植的一家一户。多年来,县老促会协助合作社,聘请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药用植物专家、教授搞中药材种植培训会。每年春季开展送农资、送种子、送技术进农家服务活动,为农民实地解决技术难题。2011年3月18日,在全县各乡镇、村主干参加的全县农村领头雁集中培训会上,县领导专门安排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培训推进会。原晋中市副市长王建林、原平遥县政府县长曹智胜分别讲话。培训会还特邀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药材课题组组长田洪岭教授亲临讲课。我们与晋伟中药材合作社领导连续多天深入到卜宜、东泉、朱坑、岳壁等乡镇、村基层调研。我们还在平遥电视台开辟了讲座栏目。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报道《田园之声》栏目,连续两年就平遥县老促会是如何帮助、指导药农发展中药材种植,做大、做强平遥的中药材产业对我县老促会领导进行连线访谈,并对我县的梁守银等经纪人与药农进行了现场电话采访。山西电视台也曾进行了专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遥县老促会与晋伟中药材合作社共同组织了全县性的三次大的赴外地参观观摩活动。其中赴河北安国市两次,赴晋南一次。如2019年9月28至29日,组织全县重点乡镇与村的领导及药农90余人,分乘两个大巴,赴河北安国考察取经。让药农进一步看到了产业的前景,增强了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学到了先进的技术。
抓龙头 强化引领
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我们狠抓合作社建设。现在我县每个种植重点村几乎都有中药材合作社。最突出的是晋伟中药材合作社。晋伟中药材合作社是在中药材购销经纪人的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的。为加快其发展,我们积极为其解决发展初期的瓶颈问题:一是助其引进总经理、销售经理、财务管理等人才,招聘大学生二十余人;二是助其争取立项资金200万元。其中药材市场建设资金100万、基地建设资金60万、流通资金25万、科技开发资金15万元。三是通过市老促会协调市、县土地局为其解决了药材综合市场的用地问题,大大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2009年11月成立了注册资金300万元的“山西昱兵贸易有限公司晋辰药业批发分公司”,取得了中西药、中成药及医疗器械的经营权,并通过国家GSP认证。
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变销售原料为销售产品,2013年经平遥县发改局立项、上马年加工1200吨中药饮片项目。2015年3月投资2700万元的中药饮片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并年内投产。在主导产品上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年加工中药材3000吨,加工中药饮片1200吨,年产值4500万元。由过去卖原料变为卖商品,经济收入翻了一番。
抓服务 扶助致富
我们不断完善优化统分结合的经营服务模式。合作社对种植中药材农户出台了“五统一,两免费”的优惠政策。即统一种子种苗、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回收、统一粗加工、统一销售;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培训种植技术。并签订回收协议,提供上门收购产品服务。合作社常年聘请专家教授为农民无偿技术服务,每年服务费5万元。几年来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75期,培训农民6250人次,印发科技书籍资料5万余份。每年春季开展送农资、送种子、送技术进农家服务活动,下田间为农民实地解决技术难题。有效地形成了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市场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基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现代订单农业发展之路。
从2009年起,合作社对种中药材的贫困户给予优惠,免费提供种子和一袋化肥,签订回收协议回收产品,开展上门收购服务。近几年来,每年捐赠3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贫困户种植中药材。中药材产业扶贫达5乡23个村1610户,每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4000万元。2017年、2018年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共计拿出200多万元创新扶贫模式对贫困村实行精准帮扶。在脱贫攻坚中,晋伟合作社共计帮扶全县5个乡镇14个贫困村种植中药材4000亩、帮扶贫困户875户、贫困人口1753人。2019年投资200万元,帮扶贫困村14个、贫困户438户,发展种植中药材2000余亩,户均增收3750元。为我县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山西省扶贫专业合作社”称号。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采取了车间搬家、上山下村,把大批中药材初粗加工车间搬到了农村乡下。如合作社将中药材粗加工扶贫车间搬到东泉镇水磨头村,把黄芩、柴胡等中药材运到加工车间,由村委组织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上班,在家门口赚钱,增加农民收入,共安排劳动力80余人。
现在,平遥县中药材产业已是县域经济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亩收入达3000元左右,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7600万余元。中药材种植成为老区群众重要的致富途径。昱兵药业中西药品、中药饮片销售业务辐射亚宝、天生、山西、候马、绛县等药厂,远销河北安国、安徽毫州、四川成都等地600多家医院、药店及诊所,签订销售合同8500万元,年销售中西药品、中药材3000多吨,年销售收入7500多万元,年产值超过1亿元。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仓储、园区、乡村旅游和产业扶贫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为我县获得“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县”的荣誉称号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近些年在本市昔阳、灵石、榆社和本省孝义、武乡、沁源等县带动周边中药材种植近3万亩。平遥中医养生旅游街由省商务厅、中小企业局命名为“山西省特色商业街”和“山西省创新创业双创基地”。平遥晋伟中药材合作社也先后荣获“平遥县十佳龙头企业”、“晋中市龙头企业”、“山西省示范社”、“山西省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示范社”、“中国50佳合作社”、“中国百强优秀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
总之,我们在助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1、一是县级财政困难2021年后中药材种植补助取消、二是国家强调基本农田必须种植粮食作物的政策落实等原因,导致了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有所萎缩。2、平遥晋伟中药材合作社的产业服务也因全县种植产业萎缩及企业效益重心向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等原因,目前处于半停摆状态。但辩证地看待此问题,应当说是从非常态到常态的过渡或可以理解为产业的市场与社会价值的正常回归。毕竟靠行政推动、补贴刺激的非市场行为的驱动非长久之计;片面强调基本农田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也与国策相悖;另外,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更无可厚非。
今后,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抓住“山西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政策东风,围绕中药材“育、种、植、采、加、储、运、销、医”九大环节,以山西中部中药材优质资源为基础,通过改革创新,培育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饮片、药茶生产加工、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开发、中药材电子商务等版块,打造平遥以中药材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现代化流通、多样化展示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运营新模式与中药材产业品牌,为促进我县中药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布局,帮助中药材种植户尤其是易返贫户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新路径与模式。(平遥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