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老区论坛

    弘扬老区精神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红色山西网  2025-10-09  浏览:3990

    永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老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需要老区精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老区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任务的乡村振兴特别是乡风文明建设尤其需要老区精神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持续为铸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文明之魂赋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使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红色遗址瞻仰活动,提高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感召力,着力强化乡风文明之基。

    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座革命纪念馆,都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承载,都凝聚着跨越时空的老区精神。近年来,我们坚持在清明节、七月一日建党节、八月一日建军节、九三十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到位于革命老区村西姚温村的永济英烈园、西开张村的第一支部纪念馆、东开张村的胡永福烈士纪念碑、平壕村的革命英烈碑、任阳村的李雪峰纪念馆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仪式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瞻仰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助力乡风文明。教育大家以革命先烈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净化灵魂,敬业奉献。进而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党员干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一心为公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广大群众树立家国情怀、强化集体意识,破除利己主义、热爱社会公益,提高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感召力,强基固本,共建文明乡风。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书刊阅读活动,提高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浸润力,着力贯通乡风文明之脉。

    红色书刊不仅在党的组织建设、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作为党的宣传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老区精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依然作用重大。近年来,我们在财力紧张、经费压缩的情况下,坚持订红刊、送红书,读红书。每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杂志200份、《山西老区开发》杂志100份,送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纪检委、各理事单位、各镇(街道)领导和分会、各老区村,开展“红刊”阅读活动。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带着《红岩》《红船》《红星照耀中国》《保卫延安》《把一切献给党》《革命烈士诗抄》《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血战长津湖》《靠山》《队伍》《远去的白马》等经典红书和精品新作、运城市老促会编印的《习近平关于革命老区论述摘编》《运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读本》《运城革命老区百名英雄人物故事》系列读本、我们永济市老促会编印的《浩气长歌——永济红色人物故事》,送书下乡,留下不走红色火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老区精神的浸润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海拔”,真正把老区精神融入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使之成为文明乡风建设的强大内生力。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提高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影响力,着力铸造乡风文明之魂。

    文化宣传是我们党奠基立业、铸就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我们坚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举办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以老区精神构筑文明乡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是组建宣讲团,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老区精神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党校、进军营“六进”活动,以宣讲会、诵读会、座谈会、党课、党日活动等形式,大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老区人民的故事,使老区精神融入干部群众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二是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组织机关、团体、学校举办书画展览、摄影作品展。三是以《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老区发展——永济市老区建设工作综览》为题,制作大型宣传板面,图文并茂、生动鲜活地宣传老区今昔和老区精神。四是利用农闲时间送戏下乡,举办文艺演出活动。编演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三句半《婚丧嫁娶树新风》、小品《退彩礼》、快板舞《移风易俗树新风》、情景剧《十跪爹娘》《人生宴席莫铺张》等,以戏说理、以剧传情,将家风传承、婚俗改革、殡葬新风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移”出新风尚,“易”出新生活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提高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彰显力,着力树立乡风文明之标。

    老区精神历经长期的革命斗争,已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人民的血脉,并且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奋进新征程、共筑复兴梦的不竭力量源泉。老区村的广大干部群众以老区村红色历史为荣,以弘扬老区精神为己任,以老区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树立起老区精神传承者、践行者的鲜亮标杆,极大地提高了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彰显力。

    革命老区村宋家卓村,是永济第一个在农村入党的共产党员李荣的家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年来,这个村的干部群众受老区精神和红色文化浸润,具有特殊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然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村党组织曾一度涣散,各项工作推动困难重重。对此,开张镇党委政府以换届为契机,从抓班子建设和文明乡风建设入手,在村民的全力拥护下,选出了宋家卓村新一届“两委”班子,由多年在外创办企业获得过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80后”年轻人郝天明担任党支部书记。郝天明从小敬仰李荣,受老区精神熏陶,有干劲有闯劲,一心为公。他说“我做村‘两委’工作就是为了报答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上任后,他以老区人民敢于斗争、勇于奉献的精神,大刀阔斧清理欠款,为村民补贴医保款,柏油铺设巷道,绿化美化巷道,安装路灯,改造下水道,修葺舞台,兴办老年人间照料中心,九九重阳节请剧团演戏,发展梨果产业,建梨果交易市场和冷库,打响梨乡品牌,竖立村名石醒目地标、建党群服务中心和图书室、棋牌室。如今的宋家卓村,乡风文明、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已成为“千万工程示范村”,郝天明也被评为“运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栲栳镇正阳村是少年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韩子英的家乡。村“两委”坚持把弘扬老区精神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打造功能完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全民健身中心等阵地,活化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激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制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完善红白事规范,引导村民树立既有情有义又拒奢华轻排场的文明新风。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形成新时代好家风。修建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使德孝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扎根。组织开展 “天上人间   正阳牡丹”文化交流活动、移风易俗文明集市活动、科普宣传活动,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提高村民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的认同感和自觉性,多方位培育崇德向善良好乡风。

    近年来,革命老区村干部群众弘扬老区精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实践,树旗立标走在前面,头雁领航群雁奋飞。全市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乡风文明建设先进典型,诸如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坦朝村、文明乡风建设先进村西厢村、文明办理红白喜事先进村小姚村、践行德孝文化先进典型村陶城村等。他们犹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无不闪烁着老区精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新的时代光芒,必将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