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老区报道

    专家献策红色场馆建设 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夏县南大里乡王焕娥纪念馆图纸审阅活动举行

    红色山西网  2025-11-03  浏览:3810

    2015 10 31 日清晨,秋阳洒遍南大里乡的田野,一场关乎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为高标准推进王焕娥纪念馆建设,充分发挥其红色教育与旅游带动作用,夏县老促会会长赵建国主动牵头,专程邀请市党史专家景惠西、闫爱武,市党史研究室姜科长,以及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任巧杰等 智囊团,齐聚南大里乡,针对该乡为王焕娥纪念馆设计的图纸内容展开专业审阅,以实际行动为红色场馆建设献策支招。

    微信图片_20251103165100_42_34.jpg

    纪念馆图纸审阅

    活动伊始,在夏县南大里乡会议室,一场热烈的图纸审阅讨论会正式召开。乡干部提前将纪念馆设计图纸投影至大屏幕,从整体布局到细节呈现,全方位展示了场馆的设计理念与功能规划。与会专家们围绕图纸内容仔细研读,时而俯身交流,时而提笔标注,结合自身丰富的党史研究经验与红色场馆建设认知,逐一提出专业修改意见。县老促会会长赵建国首先明确核心方向,他强调:王焕娥纪念馆不仅是纪念一位革命先辈的场所,更是展现南大里乡红色底蕴的重要窗口。打造过程中必须立足全乡红色元素,打破仅聚焦南北晋村的局限,将全乡范围内的红色资源整合融入,让场馆更具广度与深度,为后续红色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微信图片_20251103165057_39_34.jpg

    专家献策

    市党史专家景惠西则从精神内涵挖掘层面给出关键建议。他指出,河东红嫂王焕娥的事迹极具感染力,设计图纸需重点突出其革命精神主线:从最初支持丈夫参军,到丈夫牺牲后强忍悲痛送儿子奔赴战场,儿子壮烈牺牲后仍坚守革命岗位,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嘉康杰等党的领导干部、为革命队伍送饭站岗,发动群众赶制军鞋、棉衣、被子支援前线,这些感人瞬间都应在场馆中生动呈现,同时建议加入 绣红旗这一象征革命信仰的内容,让红色精神更具象。此外,他特别提出,要将南大里乡其他红色故事、革命人物纳入场馆展示,形成 一人带全乡、一馆映全域的展示格局,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市党史专家闫爱武则聚焦设计理念的精准传递,提出要紧扣 支持、保护、献身、继承、传承五大核心维度。支持体现在王焕娥先后支持丈夫、儿子参军报国;保护是她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党的领导人;献身彰显其丈夫与儿子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继承是她在亲人牺牲后接过革命接力棒;传承则是她放弃县城优越工作,坚守基层继续战斗。图纸设计需围绕这五大理念,通过场景还原、实物展示、图文结合等方式,将王焕娥最动人的事迹具象化,让游客在参观中深刻感悟红色精神。

    南大里乡党委书记张志荣全程认真聆听,在专家发言结束后当即表态:各位专家的建议精准且深刻,我们完全赞同并将全面落实!后续会结合建议优化图纸设计,尤其会把全乡当年的支前情况系统梳理并融入场馆展示,让游客清晰了解南大里乡为何全域都是老区村,让红色故事真正起来,为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纸审阅讨论结束后,为更精准地优化场馆设计,赵建国带领专家团队与乡干部一同前往原南北晋学校 —— 王焕娥纪念馆的选址所在地进行实地查看。在现场,专家们结合此前审阅的图纸,对照场地实际布局,对纪念馆室内篇章安排提出具体建议,明确指出除序言外,可将展示内容划分为上篇与下篇,分别聚焦王焕娥个人革命事迹与南大里乡整体红色历史,使展示逻辑更清晰、内容更有条理。

    此次王焕娥纪念馆图纸审阅活动,不仅为场馆建设提供了专业、精准的指导,进一步明确了红色元素融入与精神内涵挖掘的方向,更让纪念馆成为我县红色旅游线路中的关键一环。未来,随着纪念馆的建成开放,将有效串联起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精神洗礼,为我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红色传承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的精彩篇章。

    作者:夏县老促会 张天存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