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文艺
  • 老区书画
  • 老区文学
  • 老区文学

    我为阳曲骄傲

    红色山西网  2024-12-24  浏览:5482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情结忘不了。阳曲县是我的家乡,我视家乡如母,当然要夸她赞她。虽然参加工作离开家乡40多年了,但对家乡的感情一直留存于心,牵挂不断,思念日增。由于地理上紧挨着省城,一年之中总会回去几趟,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或是参加亲戚朋友家的婚丧嫁娶,或是年节走亲访友,每次踏上这片神奇的热土,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阳曲是三晋首邑,太原的北大门,太原的后花园,境内关隘众多,有石岭关、赤塘关、天门关,地理位置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全境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是太原市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人口15万人,是太原市人口小县。地广人稀,又属丘陵地带,发展农业潜力巨大,适合各种小杂粮种植。阳曲小杂粮品质优良,闻名全国,全国各地农产品展销会山西展区都可看到阳曲的小杂粮,尤其是近几年阳曲小米名声在外,更是火爆,越来越受到省城消费者的喜爱,知名度越来越高。阳曲人有爱吃小米稠粥的习惯,记得儿时每天早饭人人都是捧着一大碗香喷喷的东方亮稠粥蹲立街头巷尾,碗上边顶着带帽的土豆丝和烩豆腐、老咸菜,成为六、七十年代乡村一景,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场面清晰、幸福满满回味无穷。阳曲县现在已成为太原市转型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转移承接地,太忻一体化重要承载地,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入驻企业相当可观,发展前景十分喜人

    阳曲县的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春秋时属晋国,阳曲之名始于汉,以"河千里一曲,当其阳"而得名。汉、隋朝时阳曲县曾更名为汾阳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四年(979)灭北汉,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军事,在唐明镇新建太原城,移州置于此,并迁县城于太原城西郭外,金天会年间,太原复为府。之后,阳曲县又迁入太原城内皇华馆,当时山西省治、太原府治、阳曲县治都挨在一起,故历史上称阳曲县为山西省首县。1948年县城所在地才迁入黄寨一直至今。

     阳曲县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窦犨,三国时代魏国名将郭淮,唐代武周政治家、一代名相,号称东方的"福尔摩斯"狄仁杰(现区划为小店区),同时期被封为汾阳王的郭子仪(有据可考,祖籍阳曲),宋代名将呼延赞,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现区划为尖草坪区),近代金融界书法家、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的书写者马文蔚,抚养开国上将洪学智女儿的白银翠,与申纪兰、李顺达在建国初期就当选的著名全国农业战线劳动模范的朱文华,这位现在人们淡忘的全国劳模6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这些杰出人物成为阳曲人民不惧困难和挑战,改天换地的巨大精神财富,激励着全县人民不断奋进!

    阳曲县是块英雄的土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尤其是解放太原战役中,阳曲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民族牺牲,曾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华国锋曾在阳曲山区领导革命斗争,194712月由中共交城县委书记调任中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工作大队政委,19488月东西阳曲县合并后任中共阳曲县委书记,194812月南下湖南,到毛主席家乡湘潭县任县委书记,深得伟人赏识

    阳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最富盛名的当数军事和商业名镇青龙古镇,青石板的街道、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高大宏伟的城门,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令人留恋忘返,成为省城人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此外,位于县城旁边的太原方特园,成为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阳曲公园、支前纪念馆、青草坡的莱芠小镇、不二寺,伙路坪悬泉寺、汾河二库景区,北小店的三郎洞,泥屯的三藏寺,辛庄的开化寺,东黄水的红峗山和与上海佘山齐名的天主教圣地板寺山,大盂镇三畛村古村落,都是旅游好去处。阳曲县还是华夏郭氏开宗得胜之地,泥屯白家社、大盂东南洼村、高村北社村郭氏宗亲祠堂都供奉着"汾阳王"郭子仪塑像,郭氏起源阳曲有据可考。近几年遍布境内的众多"农家乐"也吸引着省内外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这些年,阳曲变化很大,农业连年丰收,牧业发展迅速,工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交通十分便利,大西高铁县内设站,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四通八达,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偏僻的山庄窝铺已经全部整体搬迁,贫困县的帽子已经摘去,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县容县貌大为改观,村村村口都矗立着写有村名的高大气派门楼,昭示着乡村的繁荣兴盛,随着"县改区"呼声日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的阳曲一定会成为三晋大地上的一块耀眼明珠,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阳曲的过去值得骄傲,阳曲的现在值得赞美,阳曲的未来值得期待!

    阳曲是生我养我之地,是我梦想起飞之地,是我的先辈们劳作乃至逝后的安息之地,我永远爱你,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简介:郭润生,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原《太原铁道报》总编辑,高级政工师。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