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文艺
  • 老区书画
  • 老区文学
  • 老区文学

    离石老区赋(外二首)

    红色山西网  2025-09-06  浏览:3726

    吕梁雄峙,黄河奔涌,有域离石,膺“老区”之誉。其地,群峰叠翠,聚吕梁山之磅礴;众壑迂回,揽黄河水之浩渺。处晋西要冲,通秦晋咽喉,经千年岁月沉淀,历百年战火淬炼——这片土地,既存古邑之韵味,更立红色之丰碑。

    追溯往昔,离石历史悠久。战国时属赵国,始有“离石”之名;秦汉设郡,成为边疆重镇。明清以来,文化兴盛,民间流传“东秧歌、西道情”的俗语,戏台上上演《审录》《唤妹子》等剧目。土炕边的老艺人,拨动三弦,唱出婉转清音,将农家的悲欢、岁月的故事,融入黄土高坡的朝暮——这便是离石弹唱的起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把民间智慧融入歌声,将乡土情怀凝于曲调,让当地文脉在弦音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而离石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红色之魂。抗日战争的烽火席卷华北,离石成为晋绥边区的关键枢纽。贺龙率军驻守,巩固防线保卫边疆;关向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安定一方。土窑洞里闪烁着微弱的星火,石板路上留下厚重的征尘:农妇深夜点燃孤灯,缝制布鞋支援前线将士;孩童挎着竹篮,在山野沟壑间传递情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传承南泥湾精神,化作田间辛勤的劳作;“保卫家乡,保卫华北”的誓言,伴随晋绥铁骑的马蹄声,响彻吕梁山巅。无数英雄儿女,在沟壑间献出生命;众多老区百姓,在疆场上流淌热血——这份赤诚,深深融入离石的血脉;这种风骨,成为华夏的脊梁。

    如今的离石,旧貌换新颜。摒弃煤炭焦化的老路,开辟绿色发展的新途:黑色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老旧矿山重焕生机;荒山上栽种松柏,深沟中泛起清泉。城乡道路如锦绣般交织,高楼错落映照朝霞,昔日烽火连天之地,如今成为宜居的安乐之乡。更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刘志强放弃经商,投身艺术,带领千人传承弹唱技艺;薛卫滨跨界创新,借助直播延续古老曲调的韵味。吕梁学院内,青年学子整理曲谱、创作新篇,《吕梁大院》的歌声,奏响青春与传统的交响;银幕之上,《黄河民谣》开机拍摄,以三代艺人的故事,诉说老区与时代的共鸣。

    壮哉!离石老区,不仅是地域的标识,更是精神的图腾。这里的山巍峨,孕育雄健气魄;这里的水奔腾,滋养坚韧灵魂;这里的人淳朴,秉持赤子之心。看今日离石,传承红色薪火,开启未来新程:以山河为纸,以奋斗为笔,续写老区的华章,奏响时代的强音。但愿后世之人听闻,能知晓这片土地的厚重,感受这里百姓的笃行,让这份精神永续传承!

    吕梁云暗炮声遒,晋绥旌扬土堡楼。

    夜补征衣灯一点,晨传密令壑深流。

    铁蹄踏破关山月,热血浇成信念秋。

    犹记窑前宣誓处,长风仍绕旧时丘。

    其二·今朝新曲

    黑煤化碧载能流,荒岭新披翠色绸。

    三弦奏彻新时代,直播歌传古调悠。

    学子挥毫续青史,凌云厦起接天流。

    山河未负耕耘志,再写离石万里秋。

    作者:离石区老促会副会长 解德辉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