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人物

    滹沱河之子-侦察英雄崔广巨

    红色山西网  2025-08-14  浏览:4059

    崔广巨,抗日村干部,1940年参军,任晋察冀军区19团侦察员。时冀晋军区司令员,开国上将赵尔陆表扬其:机智勇敢的侦察英雄。智村战斗中负伤,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吃老本,再立新功。——谨以此文献给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有志少年 参军八路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有个美丽的村庄——石家塔。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平型关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流经繁峙县、原平、定襄,到阳泉市盂县经河北山、正定县、安平、,滹沱河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与滏阳河交汇形成子牙河,滹沱河全长587公里,盂县全境长达44公里。盂县人也称葡萄河,她是母亲河,也是条英雄的河。

    图片2.png

    崔广巨

    石家塔位于滹沱河南岸,地处深山区。原名无考。明、清"县志"均载名:"石家塔"。相传,明洪武年间,此地一石氏夫妇,一生无儿无女。临终时将其土地、山林献为全村公有。村民为纪念石氏夫妇,在一块石上刻男女像两尊,置于村后形状如塔的山下洞内供奉,并村名为石家塔。亦说,因村后山丘形状似塔,且当时村民石姓居多,故改村名为石家塔。置村民委员会,辖石家塔、牛圈坪两个自然村。

    图片3.png

    荣誉

    1938年初至19387月和19397月至19413月,是盂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

    191963日,侦察英雄崔广巨就出生在这里。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没上过几天学,但天资聪颖,口才好,记忆力也特别惊人,能说会道勇敢无畏,很受人们的尊重。1937年,积极进步,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人占领北乡在椿树底修据点时,他已成长为一名干部,先后当过治安员、支部宣传委员,他还是石家塔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石家塔是红色革命老区,八路军和盂县政府长期驻扎此地。也是日本人扫荡进攻的重点地区。崔广巨积极配合八路军埋地雷、割电线、破公路送情报,参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次,在御枣口打探敌情时被汉奸告密,遭逮捕。敌人严刑拷打他,都不肯暴露身份,严守党的秘密。后在我方敌工部和韩成杰同志的努力营救下,才脱离危险。19403月,由于崔广巨的机智勇敢和积极表现,应征加入晋察冀军区二分区19团,在高手如云的侦察连任战士。由于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加之勇敢机智,在圆满完成正定府锄奸任务后的当年,便被提拔为侦探情报为主的三班班长。

    侦查情报 伏击日寇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19团一度驻扎在盂县。1941年日军再度占领西烟后,变本加厉无恶不作,更是恶贯满盈。19团决定教训西乡敌人。西烟镇是盂县西部地区的中心,是晋察冀通往晋绥革命根据地和省城太原的重要中转。崔广巨经常化装成销售(染布)颜料的商人,在西烟进行情报收集等活动。

    图片4.png

    荣誉

    双成染房,以染制各种布料为业,是个老字号,由于职业原因,当地人称掌柜外号为蓝爪子。染房位于西烟(炮台)据点的东南,后来的木业社院内,距离于据点很近,相互对方的活动都看的清清楚楚。

    自从岢岚县请来一个叫张大泉的大师傅后,这染房便生意兴隆,名望一度成了西乡行业的翘楚。实际上暗暗成了八路军的一个情报站,他们秘密为我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染房就像是一只眼睛,时时的观察着据点。因日军一个曹长的老婆到染房变卖很多掠夺盘剥来的布料,无意中说他们的最近要回祖国,不方便带这些东西。据点里被我方争取过来的伪军班长胡玉泉,也说日本人今早正淮备车辆和辎重,还听说老兵和几个家属要一同回日本。崔广巨在得知这些情报后,迹象综判敌人能最迟明天就要出发。十万火急,于是他便告别了西烟,马不停蹄往驻在盂寿交界石窖村里的团部赶。

    据情报研判得知,西烟据点十五、六名退役回国的日本鬼子和六、七十名伪军护送12辆大车要到盂县城同时还押有我被捕的3名区长和晋冀军区1名侦察班长。这些老鬼子都是被称为"作战有功"的罪恶累累的家伙。

    当晚,刘团长和马参谋长沿途察看地形,看到黑石窑有段很大的雨裂沟,沟深2-3米,宽50-60壁陡峭,西烟到盂县城的公路从沟底通过,是个理想的伏击战场。深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这里布下了口袋阵二、四连和侦察连一个排进入阵地,沟两侧各两个排,担任阻击和断后的各一个排,一个排作预备队。

    次日上午8点钟,敌人果然如期到来,走到沟口,鬼子军官还用望远镜观察了好一会,由于隐蔽完美什么也没看到,就让队伍、大车下坡进沟。看到敌人瓮,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刘团长指挥若定,从容不迫,一直等到敌人全部下坡进沟后,才举枪发号。顿时,枪声大作,手榴弹冰雹似地在敌群中开花。敌人了,这是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的,只胡乱地放枪。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只跑了一个鬼子,其余全部歼灭,解救出了我被俘人员。俘虏鬼子2名,伪军3名,缴获九式重机枪1挺,步枪70支,子弹2万余发;我仅伤2人。

    在敌人三个大据点的中心地区,打这样干净、利落、彻底、迅速的歼灭战,实在是大快人心,大振军威。第三天晋察冀军区就通电表扬了这次战斗,后来晋察冀军区报纸又详细报导了战斗经过。 

    搬弄离间 智锄汉

    王林的叛变使盂县党的工作受到了严重伤害,应人民要求,盂县政府和19团决心除掉这个罪大恶极的汉奸。这个任务有县敌工部部长刘烈忱同志负责,刘部长曾在当时的12区(西烟),当过书记,对此地比较熟悉。并由机智勇敢的19侦察员崔广巨配合完成。

    革命的叛徒王林盂县宋庄村人,小学念书数年,以后以务农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参加抗日斗争。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日军强占盂县城后,他离开老家,到抗日区公所工作,后又被提任为十一区区委书记(未到职就投敌叛变)。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困难时期,贪生怕死的王林经不住革命的考验,叛变革命,投靠了日本侵略者王林投敌后便与大汉奸檀彦军同流合污,效忠日寇,残杀中国人,干了不少敌人办不到的坏事情。王林出身在本地,又在区委工作数年,所以对进圭一带我党抗日组织与各村党支部的情况无不了解,为在主子面前请功受赏,便将进圭社一带的30多个村党支部的党员花名暗暗送给了日寇,制造了进圭一带300余名党员集体自首这一盂县抗日斗争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

    1943年初,抗日形势逐渐好转,日寇汉奸趋于风扫残云,日暮途穷的境地。王林明知事情不妙,随即乞求他的主子,把他由进圭社炮楼调往西烟炮楼。他到西烟后,依旧行凶作恶,霸占民女,为日寇出谋献策,破坏抗日。

    敌工部长刘烈忱同志和侦察员崔广巨得知,王林来西烟后,强行霸占了刘记车马大店掌柜的漂亮女儿。可这女人一直是日伪情报班外号“老狐狸”的情,争风吃醋,为此两人隔阂宿怨很深。由于王林深知自己罪恶深重,如惊弓之鸟从不单独行动,我方一度锄奸难以下手。刘烈忱和崔广巨就想利用汉奸情敌的矛盾,来个反间计借刀杀人。在贤达乡绅王益年的帮助下,做通了老狐狸的工作,愿给自己留条后路,为抗日做点贡献,配合我方锄掉王林。

    刘烈忱写了一封反间信,通过打入敌人内部地下工作人员张福贵 ,放在王林的床铺下让老狐狸报日本人说:"王林与抗日干部有联系,上次遭洗劫就是他提供的情报,他本是假投降。"宪兵日寇立即搜查王林的住所,结果从铺床下搜出我方给王林的一封信

    王林同志:

    由于你的情报,及时,准确,所以我们才取得夜袭日伪合作社大捷。鉴于你的功劳和表现,我团党委将报军区及盂阳县委适时恢复你的党籍和名誉。现奖励你30元(作者注:大洋由乡绅王益年资助),以资费用。望再接再厉,继续为革命奋斗立功。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欢迎归正。敬礼!

    二分区十九团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日寇一见怒火万丈,当下就将王林打得死去活来,没容这个徒申辩日寇当天将这个可耻的民族败类杀死,使之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智村战役 功卓

    智村是春秋时期智伯故里故名。

    智村,是一方舍生忘死、敢于牺牲的红色热土智村是定襄县的一个重要村镇,东距定襄城7公里,西距忻县12公里,紧依滹沱河、牧马河、云中河,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比较密集,地理位置较重要,是阎军注重经营的一个重要据点。伪定襄县政府就驻扎在智村,由于紧挨阎锡山的老家河边,并驻有称为模范保警队的保警大队还驻有国民兵团1500余人。智村守军以驻忻县、麻令镇国民党军三十九师和石岭关、黄寨的敌六十八师为后盾,与附近据点相互策应,成了定襄县的最后一个顽固据点。他们经常外出烧杀抢夺,派粮催款,群众恨之入骨。冀晋兵团决定拔掉这颗钉子,为民除害。

    智村战斗属护秋战役1947年,我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前线急需大批粮食和作战物资。国民党军乘我主力外线作战之机,不断蚕食解放区,四处疯狂抢粮,以增加解放区困难,破坏我军反攻。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秋收,支援前线,晋察冀军区遂发出为保卫军需民粮,今秋护收乃我地方部队之中心任务的电令,发动护秋战役。 512日,冀晋兵团为了迅速地消灭智村之敌,集中兵团主力独立第一、第二旅,冀晋军区二分区部队,以远距离奔袭手段迅速包围了智村及附近各据点。162时至15时,独一旅与独二旅先后发起攻击,因由奔袭中发起攻击,准备比较仓促,加之忻县敌三十九师出动6个营,在两架飞机的掩护下增援智村,使得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我军被迫停止进攻。

    指挥部命令二分区侦察连,一是必须全面了解敌布防火炮和制高点火器配置,及时报上研判,二是侦察连全体参与夺取智村制高点的战斗。1816时,按侦察反馈意见,参考崔广巨同志侦察绘制的智村布防图,经调整部署与再行准备后,对智村守敌发起进攻。由于重视集中兵力和发扬炮火准备效果,部队成功地实施了对前沿碉堡、外壕的爆破作业,有利地加快了部队进攻速度。独一旅一团六连在炮兵破坏射击的同时,迅速登上智村最高建筑魁星阁,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敌人,迫敌退守至孤立无援的几所院落内。1712分,战斗胜利结束。

    也就是在攻占魁星楼的时候,两颗子弹射中了引导冲锋在前的崔广巨同志。同时,同为盂县籍的二分区野战旅排长王有光,在和崔广巨相互掩护,交错冲锋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战后十九团授予崔广巨同志侦察英雄称号。

    此役歼敌1500余人,毙伤敌500余人,解放了智村附近据点9处,俘获伪代县县长刘青山等官兵1045人。

    身残志坚 再立新功

    经过治疗,九死一生,总算保住了性命,可是他却落下了严重残疾。军区首长希望可以给予他一些照顾,因为他的伤情与军功规定是可以享受国家供养的,组织可以安排他到军区退休,一辈子衣食无忧,可拒绝了这样优厚的待遇

    1948年,崔广巨和几名伤残军人统一转入经济基础较好,已经解放的盂县富庶古镇西烟安置。正值青春年华因为腿部不能屈伸他一度非常自卑,他无数次问自己:我还这么年轻,难道要一直这样下去?,想想牺牲的无数战友,看看即将解放的新中国,意识到残而不废,向命运挑战身体上的残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残废。略通文字的他反复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籍,重拾生活的勇气,以书中人物保尔·柯察金为榜样,获得启迪,汲取力量。

    观念一变天地宽。逐渐摒弃消极悲观情绪,积极参加土改和区里的各项支前工作。他从不向百姓们说起当年在战场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别人问起时他只说自己是一名抗战老兵。

    回归农村,不需要再拿起钢枪,但对他来说,仍旧是一个战场,一个奉献的战场他并不富裕,但他依旧乐于助人,帮助了许许多多身边的人。由于他的积极表现和英雄事迹,感动着人们,在组织和人们的帮助下,崔广巨收获了爱情,同时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从五十年代起,在崔老的积极参与下,他们就组建了西烟残废军人立新功战斗队。这些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战士们,挖水渠,修水库,栽树育苗,看秋护场等什么都干。崔老还经常去学校、机关和各村,忆苦思甜讲述革命故事,以警示、鼓励后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毕其一生。

    请记住立新功战斗队这些人的名字,他们是崔广巨、李桃义、李满银、李来拴、魏永生。

    图片5.png

    英雄崔广巨儿子崔元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大概是对于崔广巨一生的最好写照。战争时期,他是炮火中出生入死的勇士,和平时,他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老黄牛”。

    1991227日崔广巨同志积劳成疾,因肺病逝世于西烟享年72岁。但他的精神与事迹,与滹沱太行、乌川系舟永在。(盂县文化研究会 张月拴)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全史》第八卷、《盂县抗日斗争史》、《盂县文史资料全集》、《盂县地名志》等籍。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