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红色人物
  • 红色故事
  • 红色人物

    血洒中原光耀千秋

    ——记曹汝谦烈士革命事迹

    红色山西网  2025-08-08  浏览:3736

    微信图片_2025-08-08_070128_279.jpg

    曹汝谦

    曹汝谦(原名曹儒谦,字效公)1905104日出生于山西应县下马峪村,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和新思想影响,1922年经高君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23年因领导太原学生反曹锟贿选被开除学籍,后赴北京参与《向导》周报编辑工作。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随高君宇南下广州,参与沙面大罢工组织工作,后调入中共两广区委,在周恩来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

    1924年,年仅19岁的曹汝谦被周恩来任命为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政治教官,负责政治训练,他是铁甲车队的核心成员‌。在1925年东征讨伐陈炯明时,他率第三排执行先锋任务,修复铁路、侦察敌情,为东征军胜利奠定基础。

    1925年春任鄂军何成浚部政治部主任,参与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及第二次东征。

    1926年初联络进步军官通电反蒋被捕,经周恩来保释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七团党代表。中山舰事件后转移至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1929年春,曹汝谦回到家乡应县继续作秘密的宣传组织工作,他发动有志青年投身革命,先后动员应县的王挺、曹克谦,山阴县的丰启祥、丰启营、杨清元等人,同他一起作兵运工作。

    1929822日,组织发来密信,命令曹汝谦马上启程,接受新的任务。第二天,即与家人告别后前往太原与组织接上关系。组织命令他到河南豫北新乡一带作兵运工作,并告他在卫辉府,已经有一支自发的农民武装“千民会”,卫辉地下党的同志在做他们的工作,亟待一位有军事经验的同志率领,组织决定让他和杨静仁同志把这支部队组织起来、迅速扩大,发动武装暴动、建立红色革命政权,并且告诉他接头的地点和联络方法。做好准备工作后,他与杨静仁赶到河南。

    按照党的指示,来到卫辉府西南的贺生屯,找到该屯的猎户马友春,并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恢复党组织。很快就成立了“河南义勇军”,曹汝谦任司令员兼政委,孙荫武任参谋长,马友春任一团团长,团部驻汲县南关,并迅速开展扩军工作。曹汝谦介绍马友春等一批积极分子入党,先在贺生屯成立党支部,一切工作在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很快在卫辉南关、贺生屯周围的几个村庄都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的支部。接着以贺生屯为基地,收集枪支,对千民会员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他联系附近12个村的农民秘密组织了一个“千民会”,以这种封建团社形式来反抗军阀、官府、地主、劣绅的盘剥和压迫。(《中共卫辉历史》第58页)。

    在卫辉,曹汝谦率领部队日夜不息做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安排一部分同志下乡继续做扩充部队,收集武器的工作。一部分同志在汲县城里起草、印刷布告、钱币、传单。一部分同志筹划组织机构的人选。这时,部队已扩大到五百多人,城外驻的两个团也初具规模,只等年关一到,就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工农红军,成立红色政权。

    1130日,敌人探知曹谦即是蒋介石通缉在案的共产党员曹汝谦时,率军包围了他所在的卫辉县城,为了掩护司令部人员的突围,他英勇战斗,机智隐蔽。就在战斗结束,敌人准备撤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曹汝谦藏身的地方暴露了。敌首张万庆立即派重兵将曹汝谦藏身的小房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敌兵大喊大叫“曹谦快出来!”曹汝谦见已暴露,便从房上跳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整了整衣冠,从容不迫地走了出来。张万庆抓住了曹汝谦,高兴得发了狂,命令立即审讯,想从曹汝谦嘴里得到共产党在河南的组织情况,妄图一网打尽。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酷刑,曹汝谦一言不发。张万庆束手无策,终于使出了最后一招,下令把曹汝谦押到杀害马友春等人的地方去行刑。在从卫辉城里到西门的路上,曹汝谦边走边对围观的群众讲演,号召同胞们起来,为推翻国民党新军阀而斗争。

    走到刑场,曹汝谦看到被敌人杀害的战友,心中无限悲恸。他怒视着张万庆这个狰狞的杀人狂魔,厉声说道:“共产党人是杀不尽,斩不绝的!死算什么,看人民起来为我们报仇吧!我倒要看看你们,想想你们这些残害人民的刽子手的下场!”

    张万庆看着坚强不屈的曹汝谦,声嘶力竭地叫喊:“快给我砍了!砍了!”敌人要曹汝谦跪下。曹汝谦说:“共产党人至死不屈!”刽子手们用刀砍曹汝谦的腿,强迫他跪下,曹汝谦又挣扎着站起来,顽强地挺立着。惨无人道的敌人把曹汝谦的头砍下来,抛入卫河,被水冲走,并不准群众收尸安葬.......刚刚成立四个月的河南义勇军被国民党新军阀镇压,暴动宣告失败。

    上世纪80年代初,应县党史办负责人马良收集曹汝谦资料,编写了《曹汝谦传》,被编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5卷)。此后曹汝谦的事迹在中共党史里有着重要位置。后来出版的《中共党史简明词典》《中共现代史词典》都收录了介绍曹汝谦的条目,记录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各大传记中,永久地被全国人民纪念。

    1987年经过应县马良等人的努力,徐向前亲自题写的“曹汝谦烈士纪念碑”,立在了应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广场。525日,曹汝谦烈士纪念碑揭牌仪式在县城隆重举行,纪念碑矗立在烈士陵园的正面,大理石碑座上镶嵌着汉白玉碑身,碑高2米,碑座高1.5米,统高3.5米,碑的正面刻着曹汝谦烈士生前战友徐向前元帅19875月亲笔书写的曹汝谦烈士纪念碑8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曹汝谦烈士的生平。

    革命先驱曹汝谦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事迹世代相传,催人奋进,他那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必将成为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家乡人民富裕安康的强大动力。(根据应县老促会供稿,魏友夫改写)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