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副刊 > 文苑 >

记端午包粽子

2024-06-07 09:53 红色山西网
记端午包粽子
 
                    
       南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陆游的诗句不仅描绘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还反映了古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庆祝和纪念方式。端午节又到了,想想我们过端午节曾有过不少趣味事来。
       我们那个应县曹娘村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黍子、豆类和山蛋,小的时候菜园能上水的地方种过小麦,北方没有水田,不种稻子,从来没吃过大米。后来偶尔姐姐从怀仁给带回十来斤大米,妈也不会做,淘好米放在蒸笼里,一中午也蒸不熟。所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住在村里,用糯米包棕子没见过是啥样,也没见过妈包过棕子。那个时候物流运输不便,好在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还有供销社。供销社分东西两处临大街门市,东面卖布,西面买日用品。我们从没买过粽叶或糯米,当时供销社能买上红枣。
       那个时候我们村里过端午,家家户户大门都要贴剪纸大红公鸡,编上各式各样的符再夹些艾草,有的还要夹几根小葱贴在大门上,据说一是乡俗避邪,二是农村妇女赛赛各自精巧的手艺。中午都要做油炸糕,有时还杀鸡炖鸡肉。我们没有糯米,妈有时提前泡上些黄米,买好红枣,给我们蒸凉糕。虽然吃起来有些涩,可加上些白糖,那也属奢侈过节了。我们农村就用这种方式,纪念“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记得一年端午节,我上小学,学校正组织期中考试,我平日学习一直在前三名,可那天考试心不在焉,想到中午回家要吃鸡肉炸油糕,像“馋猫”似的见了肉眼盯得紧紧的,想到中午改善生活,脑子里空空的顾不上细分析题意,上午第二节数学,一共五道题,最后一道应用题,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毛毛皂皂的便以为做对了,再也没检查提前交卷跑回家。没想到第二天发卷子,这个好学生数学最后一道题做错了,扣了20分,竟然打了80分。
       分配怀仁参加工作后生活逐年好转,1987年县委、县政府给我们机关干部在城北盖了商品房,那时我已任组织部副部长,按条件分配了3间平房,次年又筹料建起了南房,我们有了自已温馨的小院子。这个时候过端午节,我们开始学包粽子,请来后排小凤妈教我们。
       我们利用周日和妻子志华,上街买上粽叶,买上糯米(我们也叫姜米),那时还没有竹叶,只有当地的芦苇叶,回去将粽叶洗净,去除叶子上的杂质或破损部分,将粽叶在热水中泡好,使其更柔软易操控。再将糯米洗净后浸泡2小时以上,让其充分吸水后,将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再将红枣后来又买成蜜枣掰去核,用水洗干净,泡的软软的。准备好料后,在小凤妈指导下取出三片芦苇叶,折叠成一个漏斗状。在漏斗状的粽叶内先加入少许糯米,再放上三颗枣上面再加上米压实,将粽叶两侧折叠上来成三角状,再用莲藕根丝捆紧,确保包好的粽子结实牢固。
       粽子包好后,放入大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煮约3个多小时,然后将煮熟的粽子捞出,放在加凉水的大盆里散热,吃的时候沥干水分晾凉至室温后即可食用,也可以冷藏保存起来慢慢吃。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不是自夸,从小就心灵手巧学的比较快,包出的粽子三个角尖生生的,里面的糯米和蜜枣压的实实的,捆得紧凑凑的,一点也不比师傅差。可志华做活讲卫生,粽叶、蜜枣洗得真干净,可因她手小把三片芦苇扎叠起来,加上糯米和蜜枣,捲的时候就弄开了,即便叠起来,三个角有时还露出米来,所以包的慢,这一年我们家也学会包粽子啦。从此,每年端午节包上一百大几,不仅能吃上自己的美食,还送给父母和邻居亲友。
       记得那是1990年快过端午节啦,按照往常惯历,我们又买上糯米和粽叶,志华给泡好洗尽,等我晚上包。可这天我和县委组织部纪宏生去雁北地委组织部报送已起草好的材料。上午去了地委组织部组织科,他们说今年材料由地委宣传部党教科长石清礼把关,这是我第一次认识石厅长(后任省工商局正厅级副局长),我们找到石的办公室,将材料报上去,他让我们等等马上就看,石清礼是雁北的大笔杆子,他看了以后提出修改意见。因为变动不大,我和纪宏生在雁北招待所登记了房间,按照石科长意见一中午就修改出来了。下午上班我们径直去了石的办公室,石科长待人谦和好客。他笑着说:“这么快,你们从怀仁又来了。”我说:“领导看后本来修改任务不大,我们中午加了个班改出来了”。石清礼给我们俩倒上茶水,让我们先喝水,他用了半小时,边看边用红笔改动了几处,按材料字数要求,将第三部分压缩后,签字同意印发。于是我们和石清礼握手告别,赶到大同火车站,回怀仁已晚上九点多了。
       原来准备中午先包些粽子给儿子吃,可志华左等不回,右等不见,一个人想包又包不好,急得哭了一鼻子,因泡好的糯米又不能放的时长,放的时间长就发酵了。中午她急中生智,将粽叶铺在笼里,倒上糯米和蜜枣蒸成凉糕了。我晚上回去吃那凉糕真的又甜又好吃。第二天星期日我们又重包了一些粽子,志华表弟杨成清领上他表妹来我家,正赶上我们捞出煮的粽子,他们每人吃了一个,杨成清夸他表姐包好了,吃的又香甜又新鲜,他们走时还分别给带了一些。
       现在,每年过端午,超市和街上都卖现成粽子,我们也赖得不再包了,想吃啥样的都有。可是缺了那种自已和妻子上街买糯米、买粽叶、买蜜枣,回家洗呀、泡呀、包呀、煮呀那种温馨的氛围。回忆那年轻时的情境,还是自己动动手好……
       故事写完了,看到挚友姜克昭兄(曾任大同市教育局长)昨天写的一首词,作为本文结束语。

江城子
 
       端午节再祭屈原
       大江南北粽生香,举蒲觴,艾悬窗。千古英魂,何处话离殇。泽畔行吟成一跃,家国梦,入渔乡。
       滋兰树蕙耀春芳,若羲阳,放华光。歌起沧浪,悠远韵流长。君看年年奔浪处,舟竞渡,意飞扬。
       【朔州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魏友夫】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