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闻
  • 全国老区
  • 山西老区
  • 地市老区
  • 地市老区

    乡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就重点村永久性纪念标志更新进行实地调研

    红色山西网  2025-06-24  浏览:4103

    近日,乡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总顾问白银柱、执行会长辛东平、副会长沈兴旺等一行6人赴台头镇、双鹤乡、尉庄乡、西交口乡等地,实地调研老区建设重点村永久性纪念标志更新工作,重点检查今年拟更换的台头镇桃花山村双鹤乡蝉峪河村尉庄乡加凹村3块标志碑的选址碑座施工围环境整治等情况,确保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微信图片_20250624084658.jpg在施工现场调研

    微信图片_20250624084721.jpg在施工现场调研

    桃花山村是抗日义勇军的诞生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襄汾人曹文华等在桃花山一带组建抗日义勇军,队伍迅速壮大至百余人,活跃于乡宁、襄汾边境,多次打击日伪军。后该部改编为汾乡地区抗日游击队,并最终编入八路军115师,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此次标志碑更新,将突出桃花山作为抗日武装策源地的重要地位,并详细记载曹文华等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迹。

    蝉峪河村曾是213旅的抗战指挥中心19396月,政卫二支队与三支队合编为213旅,旅长郝玉玺兼任军政干校校长,培养了大批抗日骨干。1939十二月事变前,新军213旅总部从鹤坡村迁至蝉峪河村,成为晋西南抗日斗争的重要指挥枢纽。19402,乡宁二区区委书记董光华和牺盟会交通员闫佐江在此英勇牺牲,就义地点被后人称为烈士湾。此次标志碑更新,将着重记载213旅的抗战贡献及烈士事迹,让后人铭记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加凹村是中共乡宁县委的红色摇篮,193810月,中共乡吉特委在辛庄会议后正式成立中共乡宁县委员会,县委机关最初设在辛庄村,后因形势发展需要迁至尉庄乡加凹村委水泉沟村(193810—19394月)。加凹村成为当时乡宁党组织的核心活动区域。此次标志碑更新,将重点突出加凹村在乡宁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碑文将详细记载县委在此期间的斗争历程,确保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此次永久性纪念标志更新不仅是设施修缮,更是对老区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未来,县老促会将联合文旅、教体局等部门,深入挖掘老区村红色故事,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作者:李健校 乡宁县老促副秘书长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