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闻
  • 全国老区
  • 山西老区
  • 地市老区
  • 地市老区

    管网通民心 油路连振兴

    ——紧盯项目帮扶行动 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六)

    红色山西网  2025-10-24  浏览:3735

    峨嵋岭下秋光好,民生工程暖民心。为实地察看老区村基础设施改善成效,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21,闻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柴振民,副会长罗创业、宁彦龙、邱景鹏、管康红一行,深入东镇干庆村饮水管网改造及道路铺油项目工地开展专项调研,东镇人大主席黄代刚,副镇长孙泽权陪同。

    微信图片_20251024055746_11_2.jpg

    调研现场

    调研现场,崭新的供水管网沿村道排布,路面泛着平整的光泽,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柴振民会长一行仔细询问项目建设细节,详细了解管网材质、铺设工艺及道路施工标准,当得知项目改造给水管网达25861.4米,铺设5cm改性沥青混凝土3120㎡,总投资120万元且已基本完工时,对项目推进效率与建设质量给予肯定。

    干庆村作为合并后的脱贫村,地处丘陵地带,此前因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管道破裂问题频发,严重影响2296名村民的人畜饮水安全。东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联合县财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推动项目落地,从根本上破解民生难题。调研中,副会长罗创业结合老区发展实际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只看‘当下通’,更要谋‘长久用’。干庆村地形复杂,后续要建立管网定期巡检、道路日常养护的长效机制,把民生工程从‘完工交付’变成‘持续惠民’,让脱贫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

    副会长宁彦龙则聚焦项目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强调:“饮水和道路是乡村发展的‘双基础’——水管通了,能稳定保障村民生活与药材、花椒等特色种植的灌溉需求;道路平了,才能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吸引更多资源向村里集聚。这个项目不仅解了民生‘燃眉急’,更铺了产业‘振兴路’,要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

    民生项目是老区振兴的“加速器”,民心工程是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此次调研中,老促会一行强调,要做好项目收尾与后续管护,确保管网供水稳定、道路通行顺畅,让民生工程真正发挥长效作用。

    管网通,则民心聚;油路畅,则产业兴。干庆村的基础设施升级,既是闻喜县深耕老区民生福祉的缩影,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党的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合力助推下,革命老区正以基础设施的“硬支撑”托起群众幸福生活的“软愿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老区更美、群众更富”的新篇章。闻喜县老促会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