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长治为何被誉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长治为何被誉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


       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抗战的旗帜在这里高扬,抗战的号角在这里吹响,抗战的力量在这里凝聚,抗战的风云在这里激荡,军民团结筑起了抗日的铁壁铜墙,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血染漳河畔,威震太行山。妻子送郎当八路,父母教儿打东洋,村村都有子弟兵,户户有人上战场。从挥师东进,到百万雄师出太行,万众一心铸就了抗战的血肉长城,英雄的城市威名远扬。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从老一辈战斗的地方,到一个个战役遗址;从我国兵器企业的摇篮,到我国金融业的摇篮;从群英荟萃的盛景,到共和国民主政权的雏形……一处处历史印迹讲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一处处红色文化遗存闪烁着中华民族自信的光芒。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的山西省长治市。

 

▲壮美太行 民族脊梁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敌后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而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作为八路军的中枢根据地,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

▲太行精神耀千秋,红色文化传万代。图为武乡八路军文化广场群雕

       长治是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1937年9月,八路军东渡黄河,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150多个党政军机构长期驻扎在长治,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成为我党历史沿革最久、最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最可靠的兵员补充、休整训练和后方供应基地。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筑起了抗日救国的铜墙铁壁,开展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斗争的伟大实践,孕育和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太行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长治这片英雄的土地烙下了鲜明的红色印记。

▲1938年冬,朱德总司令在长治向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指战员作报告

▲彭德怀副总司令在指挥前线

       8年抗战,八路军以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我其谁的民族气魄,在军备极端落后、物资极度匮乏、保障给养严重不足的恶劣条件下,紧紧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万众一心,以“小米加步枪”抗击飞机大炮和数倍于己的疯狂侵略者,对日军开展了很多著名战斗和战役。有战损比最小的黄崖洞保卫战(敌我伤亡6:1)、歼敌最多的长乐之战(歼敌2200人)、最残酷的战斗关家垴之战、最长的围困战沁源围困战(围困三年没出一个汉奸,1945年解放日报专门发表社论《向沁源人民致敬》)、最经典的战役神头岭伏击战(被写入西点军校案例),创造了地雷战、窑洞战、急袭战、伏击战、围困战、破袭战……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围攻”和“蚕食”,打出了中国人民的意志,打出了抗日根据地的一片蓝天,打出了“百万大军出太行”的响亮声威。

       8年抗战,根据地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黄崖洞兵工厂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最具现代化的兵工厂,研制成功“55”式步枪、“50”掷弹筒和“50”炮弹,最高时月产步枪430支,掷弹筒200多门,炮弹3000多发,年产量可装备16个团。被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和“中国兵器工业的摇篮”。

▲黃崖洞保卫战遗址
       8年抗战,抗日军民坚持劳武结合,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成为华北敌后重要的抗日堡垒。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仅有136万人的长治市,就有12万人参军,46万人参战,17万人为国捐躯,筹集军粮达1亿多公斤。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冀南银行,成为根据地银行中货币使用范围最广、币值最稳定、制度最健全的红色银行,被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

▲首届太行群英会
       8年抗战,太行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战文化中心。一批批文化精英向根据地汇聚,一家家文化机构在这里成立。据统计,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过的各界文化名人达600余人,其中,就有周立波、丁玲、吴伯萧、卞之琳、刘白羽、李公朴、赵树理,以及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英国记者何克等。同时,各种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新华日报》等一大批中央刊物在长治创刊发行。以《新华日报》华北版正式创刊为代表,从1937年到1945年,太行根据地出版报刊达到100余种、图书700余种,报纸有《新华日报》《胜利报》《黄河日报》《晋冀豫日报》等,刊物有《抗战生活》《太行诗歌》等。以鲁迅艺术学校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正式成立为代表,文艺演艺、音乐创作、美术绘画等多种文艺活动迅动迅速开展。先后有300余首抗战革命歌曲得到推余首抗战革命歌曲得到推广,火星剧团等大小500余个剧团相继成立余个剧团相继成立,与各县的文救会等机构共同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文化网络。教育方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大学均发轫于此。1938年2月,民族革命大学第六分校成立,8月,抗日政治学校和民族革命中学同时开办,先后培养抗日干部近千名。1939年2月起,抗大总校和5个分校陆续进驻长治达7年,培训军政干部近2万人。

▲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8年抗战,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长治领导建设了一大批抗日民主政权,进行了选举制、三三制等各种尝试,实施了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政策,颁布了土地使用、劳工保护、婚姻、贸易等法令条例,成为建国后各级人民政府的雏形,并通过“长江支队”选派干部南下,将老区政权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国。

       8年抗战,为长治市留下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全市登记的革命文物有843处处,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167处处,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可以说,走进长治,就走进了太行红色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处处可以缅怀英烈忠魂、聆听英雄赞歌。走进长治,就走进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主战场,在这里深切体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伟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走进长治,就走进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要地,在这里全景把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略布局,全面了解根据地为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八路军司令部北村旧址

▲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北社村旧址

       作为太行最具代表性的革命老区、红色热土。近年来,长治市牢记领袖嘱托,在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利用上持续用力,抢救保护了一批革命历史文物,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展馆展览,策划推出了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研学线路,着力打造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品牌。

       ——先后出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把红色文物保护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全社会红色物保护意识不断强化、文物存续状况不断改善、文物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安排专项资金数千万元,用于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的维修改造,加大对境内23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力度,实施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丰富陈列内容,创新展览形式。着力打造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以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下合村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上北漳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委会石圪垤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为四翼的“1+4”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先后投资1.75亿元实施本体修缮、外部环境整治、陈列布展、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形成了以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核心区、以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密集区、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中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区。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大型实景剧《太行山》等景点列入了国家重点推荐旅游线路。由屯留区抗大一分校旧址、潞城区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黎城县“北方局黎城会议纪念馆”、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景区组成的“烽火太行·抗战脊梁”红色旅游线路,入选文旅部、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年均数百万人在旅游观光中缅怀抗战历史、纪念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
       ——全国唯一以“八路军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已持续举办11届,成为长治乃至山西省的一张重要红色文化名片。
       ——成立太行干部学院,把弘扬太行精神作为立院之本、办学之魂,深入研讨红色文化,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太行精神研究中心和抗战历史学术交流平台。建院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学员近10万人。学员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业、高校也纷纷前来进行党性教育。同时,把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全市经常性培训宣讲计划,纳入上党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性文化平台讲座内容,精心组织编写了宣讲报告、专题研讨文章和系列通俗读物。年均举办各级各类红色文化讲座、宣讲报告会1000余场(次),参加干部群众达8万多人(次)。编印相关书刊读物20多种,2万余本。创作了一大批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题的戏剧、歌舞、故事等红色文艺作品。今年以来,先后创排完成20余部红色剧目。这些带有浓郁地域特色、代代相传、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艺节目,叠加现代科技元素,通过周末大剧院、送戏下乡等多种形式免费展演,使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感受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图书推介活动、主题云讲座,推出“书中的红色记忆”馆藏特种文献展,全市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都推出了红色文化专题专栏,广泛深入持久宣传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
       长治的红色历史,是一部厚重的青史,忠实记载着抗日军民的不朽功绩;
       长治的红色历史,是一幅英雄的画卷,真实展现了抗日军民的浩然正气。
       这功绩,与山河同在!这浩气,同日月齐辉!
       来源 山西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