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勤俭节约的岁月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勤俭节约的岁月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一首《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的歌曲,至今还会唱,歌词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不管是一寸铁哪怕哟一粒米, 一分钱一寸布咱们也用得上, 钢煤粮棉要发展, 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 不能一日烧。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我们要勤动手哎嗨哟勤动脑, 多发明多创造增产节约作得好, 咱们要鼓足干劲争上游, 幸福生活双手来创造, 双手来创造。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岁月,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一种社会风气,是一种传统美德。

       从集体方面来说,党和国家号召厉行节约,珍惜粮食。夏收秋收,要做到快收快打,颗粒归仓。特别是夏收,天气变化大,风雨雷电天气和冰雹随时危害着成熟的小麦。所以,人们把夏收比作“龙口夺食”,男女老少,全民参展,前边是大人割麦子,后边是小学生是麦子,收获后的田野,干干净净,不掉一根麦穗。收获的小麦拉到打麦场,要“细收细打”,“小麦进场,绣女下床”,生产队的社员们轮班碾打小麦,昼夜连抽转,争取不让小麦受到暴雨的伤害,保证“颗粒归仓”。

       在秋收的时候,也是全民动员,生产队长严格要求收秋作物。掰玉米、摘豆子、割谷穗、碾黍子、杀高粱、包红薯等,都有严格细密的操作规范,有严格的验收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尤其是漏收、掉收的情况,马上要进行返工,绝不允许一粒粮食掉在地里。等全部秋收结束后,生产队还要组织专人翻弄堆在一起的玉米秸秆垛,深翻刨过的红薯地,进行一次全面的小秋收。

       从吃饭方面来说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家家户户都十分注重节俭。当时粮食对于人们十分珍贵,人们十分重视节约粮食,大人小孩,都有勤俭的意识和节约的习惯。农民最珍惜粮食,对于生产队分下的粮食,都经过多次日晒,直到粮食颗粒放到嘴里用牙咬上有“咯吧”响的清脆声音,才收回到家,用粮食囤子藏起来。那时候,农民吃饭很讲究,因为珍惜粮食,所以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节约。“忙时吃稠的,闲时吃稀的”,春夏秋吃三顿,冬季夜长昼短,农活也少,就吃两顿。早饭吃小米饭,喝小米粥,只有午饭才吃小麦面粉做的面条,晚饭就用杂粮也才对凑着吃。冬春两季,主食以红薯为主。不仅农家如此,记得机关单位,每到冬季也实行吃两顿饭,而且都有定量。

       为了节约粮食,农村的妇女们发明了很多种饭菜。比如用玉米面做漏圪蚪、削不叉,包着酸菜或其他野菜的固卵馍,煮馍馍,用高粱面和玉米面压的饸饹,用红薯叶、红薯丝、野菜、能吃的树叶拌的菇蕾,用杂粮炒的熟面,做的杂面面条,油砣饭等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饭食,都是为了节约粮食而创造的饭食。可以说,那时候的农家饭桌上,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家庭主妇们很懂得怎样是节约,怎么是浪费。她们有谚语说:“蒸馍省,摊馍费,提起烙馍就卖地”。所以,他们很少吃烙饼,只有贵客上门,才做一次烙饼。农家小院里,家家都养几只下蛋的母鸡,但他们舍不得吃鸡蛋,一颗鸡蛋5分钱,他们要用鸡蛋变卖几个零花钱,来购买日常生活需要油盐酱醋。小孩子也一样,平时里也吃不上鸡蛋。他们盼望着自己的生日到来,只有到了生日,做母亲的才用舀饭的小铜勺给孩子摊上一颗鸡蛋吃。

       学校和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孩子们只要肚子吃饱,什么东西都能咽下。放学以后和星期天,不等大人说,就提着筐子去地里挖野菜。那时候生产队里有菜园子,隔三岔五给社员分一点蔬菜,但绝不够吃。农民们绝不再去买菜,或者用鸡蛋还一点韭菜,半斤葱,或者干脆去地里挖一些野菜就可以了。秋天的收,自留地里套种一些萝卜、豆角之类的,做饭的时候,都地里摘一把豆角放到锅里就很不错了。

       那时候,我们村的大街上有一个工农兵饭店,大街上也逢集会,集会上按了好多油锅子卖饭,可我们根本没有那种去饭店吃饭,坐在油锅子摊上吃饭的奢望,想都不敢想。

       那时候结婚也行坐席,四个小碟子下酒菜是一块小豆腐拌碎饭店酱油食盐和葱花、一碟豆芽、一碟冷粉条里边放几片碎肉或者羊肝子,还有一碟子辣白菜。主席倒是8个碗,有片子(薄薄的六片肥肉片),肘子(六小块肥肉),麻炼(六小块炸过的廋肉),剩下的5个碗,就是一些素菜之类的,每个碗里只有半小碗。那时候坐席,是六个人做一个小桌子,肉碗里每人只能吃自己的一块,决不能多吃。馍是自家里的小麦磨的面粉,邻居帮忙事前按人头计算好蒸的,基本上没有多余的。

       过时的这天,早上吃的是小米饭,中午摆席,小桌小凳子都是从邻居家借的。就这样的宴席,过事的家里摆上十多席就算是过了一宗大事了。

       回想过去那勤俭节约岁月,再看看现在婚宴餐桌上的奢侈浪费现象,感慨万千,十分震惊。婚宴已经成了餐桌浪费的重灾区,此风不杀,后患无穷。“光盘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用餐新风尚吹遍了大江南北,我们一定要相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将其化为实际行动,杜绝餐桌上食物浪费的问题,不断改变传统婚宴观念,摒弃讲排场、好面子的浮华习气,引入自助餐式婚宴等模式,以适量、精致为原则,通过宣传和引导,让“婚宴光盘”这一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

       薛振堂,男,山西河津市人、教育工作者。中国文学艺术家俱乐部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特约记者、特约编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火炬》杂志社通讯员,《走向新世纪》系列丛书全国十佳明星作者,一级撰稿人。运城市委社情民意信息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河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副秘书长,河津市地方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津市委老干部局《河津老干部》杂志主编,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法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津市关工委副主任。2016年,个人事迹入编《中国教育界名人大辞典》。作品散见于中宣部《党建》杂志、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人民代表报》、《中国老年》杂志、山西省委组织部《映像》杂志、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东方散文天津版《散文福地》、人民网、凤凰网、黄河新闻网、《作家时代》、《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报》《星星.散文诗刊》、《微篇小说》、安徽《城乡文化》、湖北《映山红》文学季刊、黑龙江《文学艺术家》、山东青年作家协会《文化前沿》、陕西人民出版社《文化艺术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河东文学》等全国各类报刊。

javascript:delAlbPic(1)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