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非遗故事

    600年传承! 老区夏县鲁因村手工挂面非遗 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山西网  2025-02-18  浏览:4805

    图片1.png非遗工艺展示

    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北端,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鲁因村。这个距离县城以西15华里的大村,如今有1200户、6000余人。鲁因村的历史源远流长,村名的由来更是充满传奇色彩。一说因最早居住的鲁姓和因姓人家而得名;二说因村东芦河曾是海底,先民以捕鱼为生,取”“二字合成而得名;三说因芦河两岸芦苇茂盛,得名芦茵,后演变为鲁因

    鲁因村不仅以悠久的历史闻名,更以传承了600余年的手工挂面技艺著称。手工挂面曾是鲁因及周边村庄家家户户的主要副业和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据传,早在明初就有农户试做挂面,明末已享誉秦晋豫三省的三角地带。到了清嘉庆年间,鲁因挂面更是成为朝廷贡品,赢得满朝文武百官的赞誉。一些宦官还将它带到西安作为礼品馈赠亲友。甚至连日本侵华时期,鲁因挂面也曾被掠回日本,受到其上层人士的喜爱。

    鲁因手工挂面以其白、净、细、耐煮、易入味、易消化、好储存、二次食用不易断条等特点,成为老弱幼病及孕妇的首选食品,也是待客送礼的上乘之物。过去,当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小儿满月、老人过寿等场合,人们都会选用鲁因挂面制作臊子面,以示隆重。

    如今,鲁因手工挂面的制作工艺依然遵循传统,需历经12道工序,耗时30多个小时。从化盐水、手工和面,到破大条、过大条,再到搓小条、上面、醒面、开面、挂面,每一步都蕴含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心血。2011年,鲁因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鲁因手工挂面在电商直播的助力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612日,知名主播董宇辉带领团队走进运城,鲁因挂面在直播间中受到大量关注,两场直播共计销售14000余单。1212日,夏县工信科局联合县乡村e镇举办双十二宠粉季活动,进一步扩大了鲁因挂面的市场影响力。

    每到冬季农闲时节,鲁因村的老艺人们便会重操旧业,凭借精湛的手艺为家庭增加收入。他们的身影在挂面架下忙碌穿梭,不仅传承了这门传统技艺,更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健康饮食理念盛行的今天,鲁因手工挂面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鲁因手工挂面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老区乡村的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夏县老促会张天存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