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广角
  • 老区报道
  • 调查研究
  • 职教卫生
  • 名村名企
  • 非遗故事
  • 老区论坛
  • 老区人物
  • 名村名企

    “小松子”变身“金种子” 垣址坪村靠它鼓起钱袋子、拓宽振兴路

    红色山西网  2025-10-31  浏览:3706

    “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金秋的中条山深处,山西绛县垣址坪村 2 万余亩松林里,满是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挺拔的松树枝头,缀满了沉甸甸的小松塔,阳光一照,塔尖泛着亮闪闪的光。村民们挎着蛇皮袋穿梭林间,手臂一扬,特制的长杆就“啪嗒”敲在松枝上,“哗啦啦 ——” 一串小松塔像滚圆的“宝塔精灵”,顺着树干落到地上。大伙弯腰捡拾,不一会儿袋子就鼓得溜圆,这些刚离树的松塔,在山头上就能直接换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金果子”能稳稳挂住、变成村民的“钱袋子”,全靠村里实打实的管护。这些年,垣址坪村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攥在手里、落在实处,靠着“生态护林 + 产业增收”的路子,把松子产业做得有声有色。为了守好这片“摇钱林”,村里专门配了 4 名护林员,每天天不亮就扛着巡山工具上山,不仅在林间挂起宣传牌、挨家挨户讲 “乱采伤树” 的道理,还盯着山头严查违法采摘、收购未熟松果的行为,狠狠刹住了“抢青” 的歪风 —— 就为了让每一颗松子都长到熟透,卖出好价钱。

    “以前就怕别人抢着摘,松苞刚泛点黄就急着打下来,收购商一看不熟,压价压得厉害。今年不一样,管护严、宣传透,松苞个个长得饱满,熟透了再摘,品质好的一斤能卖 2 块多!”村党支部书记侯晓晖说起收成,眼角都带着笑。他掐着指头算:“今年全村松子产量能有 500 吨上下,单这一项产值就超 200 万元。再加上山地的淫羊藿、菖蒲、党参、柴胡这些中草药,今年全村总收入有望破 304 万元,人均能分到 1 3 千多块!”

    这大自然赏的“小松子”,如今成了垣址坪村带村民致富的“金种子”,更把乡村振兴的路子越铺越宽。靠着这片生态林,村民们一年四季都能端上“绿饭碗”:春天采蕨菜,夏天摘松茸,秋天收松塔,冬天理药材,月月有活干、季季有收入。村里还瞅准“天然氧吧”的优势,搞起了农旅融合,建起的 5 幢农家乐民居,如今全完成了现代化改造 —— 客房铺着干净的木地板,餐厅亮堂又通风,厨房的不锈钢设备擦得锃亮,上下水、卫生间一应俱全,比城里的民宿还贴心。

    垣址坪村素有“绛县青藏高原”的名头,夏天最高温超不过 29℃,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就有 2 万个以上,深吸一口全是草木的清香,是实打实的“天然疗养地”。一到夏天,城里来避暑、吸氧的游客就络绎不绝,农家乐的房间常常提前半个月就订满,单这一项每年就能给村里添数万元收入。一颗不起眼的小松子,串起了生态保护、产业增收、乡村旅游的 “致富链”,也撑起了垣址坪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振兴图景。

    作者:绛县老促会 张志善

    责编:任学锋

    Fullscre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