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见证的朔州纪检监察工作
1997年组识调我来朔州工作,那时建市不到10年,说心里话,怀仁的干部都不怎愿意来朔州,一是在这个曾是走西口道上交通不便,雁门关外野人家的典型风域明显遗存。二是朔州建市是基于平朔露天煤矿建立,从城区、平鲁、山阴县抽调回的干部居多,虽然组建的各部门雁北地区过来一些极少数干部,但与工作规范的老地市相比,仍然处在县与地市之间过渡性阶段。
所以,怀仁来朔州工作的干部至今都不愿搬到朔州,绝大多数是走读生。初调到市政府办工作来市委办事,只有七里河一条两车道大桥,七里河滩两岸杂草丛生,每遇夏天臭气冲天,过了大桥北,两面都种着玉米,根本谈不到一个地级市架构的城市。次年我调回市纪委工作,在市委招待所西面单身楼住着,遇到冬天加班,一个人在楼上休息,半夜刮起风来,只听到吹的楼道里呜呜作响,真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如今的朔州,一方古老的沃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明。这里不仅有史前文明的印记,边塞军事文化的雄浑,历史人文的深厚底蕴,民族融合的和谐共生,商旅边贸的繁荣景象,还有佛教古建的庄严与塞上风光的壮丽。
建市35年来,朔州的路宽了、楼高了、水清了、树多了、人也多了,现在已崛起成为中国的煤都、电都、瓷都、绿都。这不仅体现了朔州的经济实力,也见证了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建市以来,朔州一直在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还是现代的崛起,她都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现代的活力。她是文化与经济的完美结合,是过去与未来的交响乐章。
现在的朔州,你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记,也能感受到现代的脉动。无论是古朴的寺庙,还是繁华的商业街,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这里的人们,以豪爽大气,海纳百川,百折不挠,奋力赶超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1998年来市纪委工作时,当时编制内公务员26人,大家分室不分工,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纪检监察队伍也不断加强,现在,市纪委共有在编公务员75人,事业编78人,派驻市直单位纪检组28人。
3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广大干部,肩负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反腐败斗争,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不少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我影响最深的从1997年开始推行了村务、政务、企务公开工作,十年政务公开,誉满神州大地,省委省政府先后于1998、1999、2000、2005四年召开了现场会。尤其是2000年7月25日在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市、县、乡四个发言单位,朔州市在主会场上代表全国333个地级市介绍了经验,受到国务院和中央纪委的肯定。
新时代新征程,如今朔州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去年,市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市委召开10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坚持服务大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聚焦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开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381个。助力全球制造业龙头三一集团成功落地,中煤平朔煤基烯烃一体化、宝武朔州绿色低碳铬基合金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将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推动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82件,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9.65亿元,让企业在朔州大地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2023年全市年度财政收入150.3亿元。比我来朔州时199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6亿元增长了2.73倍。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大项目落地等5个方面,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推动解决了朔州机场建设滞后、朔州大医院执业许可发放慢、集大原高铁和长城旅游一号公路建设进度慢等269个问题,有力回应群众愿望诉求和热切期盼。
坚持严的基调,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市处分党员干部1363人,其中处分市管处级干部36人,比上年增长125%;留置人数和留置市管干部人数分别增长28.6%、600%,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增长208.5%。遏制增量更加有力,清除存量更加有效。
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深入开展瞒报生产安全事故三个专项整治,严查瞒报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推动整改问题168个,批评教育、约谈提醒220人次。有效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坚持学思践悟,把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作为赋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手段。举办理论研讨班,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6次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纪委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深入研究纪检监察机关学习弘扬右玉精神的使命任务、时代价值和方法路径,相关成果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刊载。推动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和战略举措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619个,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聚焦文物保护开展专项检查,推动整改突出问题19个,文物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整改省纪委耕地保护检查反馈问题46个,坚决守牢耕地红线。
以精准化促落实见效。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市纪委书记同县(市、区)党委书记及纪委书记谈心谈话8次。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约谈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901人次,回复组织人事部门党风廉政意见5969人次,其中提出暂缓或否定性意见96人次。发挥问责利剑作用,追责问责37件59人,以精准问责促进履职尽责。
以常态化促提质长效。结合市委七届四次、五次巡察,将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对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30家市直单位开展巡察,发现问题804个,问题线索106件。深化上下联动,完成52个“三个一批”重点村(社)专项巡察,发现问题584个,问题线索44个。狠抓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87.8%。推动解决开发区服务企业不到位、立项审批不严格等151个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以强纠治的突出成效培树新风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查处“四风”问题121件203人,持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抓节点,防反弹,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线索65条,严查顶风违纪,净化节日风气。紧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开展精准监督,全年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631件876人,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以强淬炼的铁军锻造激发新动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为契机,用右玉精神立根、赋能、铸魂,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铁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赋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通过“思想大洗礼、专题大调研、认识大讨论、舆论大宣传、能力大提升”五项具体活动,推动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强定力、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在破解难题上敢担当、在提升能力上见实效、在正风肃纪反腐上建新功。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从严整肃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坚持“一周一主题”“一月一专题”强化纪法教育,邀请系统业务骨干、省市专家学者授课46次,组织线上培训39次1994人次、线下培训51次3953人次,参训学员能力素质显著提升。选派35名干部到上级纪委监委跟案锻炼、以案代训,安排16名新入职干部到信访大厅轮流接访。在实践历练中,一大批干部迅速成长为骨干中坚。表彰全系统43家先进集体和78名先进个人,弘扬正气、树好形象。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新的赶考路上,我坚信朔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久久为功、迎难而上,持之以恒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奋力谱写新时代朔州纪检监察工作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提供坚强保障,朔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魏友夫,山西省朔州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